三跨,二战:人大新传专硕圆梦之路
摘要:作者以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叙述了其作为三跨生二战人大新传专硕终圆梦的励志故事,并为与我们分享了她独到的心得与经验。一直拖着不写这篇
摘要:作者以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叙述了其作为三跨生二战人大新传专硕终圆梦的励志故事,并为与我们分享了她独到的心得与经验。
一直拖着不写这篇攒人品的日志,却一直想着给这两年的努力来个总结,或许对后来人有一点点的帮助。不写,也许是因为还不能给自己的努力下个定义,还不能凭借自己走的路途画出地图,可是当等来了要等的结果,和送走了要走的人,午后起床,房间里一片白晃晃的清凉的时候,不自觉有了倾吐的愿望,索性就将想说的写下来,或许有人,需要这样的文字。
▶一战失利
想要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愿望像一个毒蘑菇一样,其实是让失落、自卑、挫败、艳羡这样的情绪给一天天吹肿的。我的本科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却是任何一所大学里都会配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身处这样一个华丽丽的校园,每天顶着万年不变的学生马尾,背着电脑灰溜溜的钻机房的,就是当时的我。我未尝没有在IT女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大一到大二,我的成绩一直都是优秀,也正是这两年的成绩奠定了我后来可以保研到计算机研究生院的基础但越到后来,我越发明白,即使我能编一万行的代码,也注定不是吃这碗饭的料。这时候的自己一直在周六周日的时间上广播电视编导的双学位课程,是这些课堂上播放的新闻片、纪录片,是老师教授的关于新闻采写报道的知识点燃了我对于新闻,对于做新闻的兴趣,这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大二大三,陆陆续续在广播台、电视台、新华社实习后,我开始了考研的准备。考研的决心是那么坚决,以致于想都没想就推掉了本专业的保研名额,换做今天的我,恐怕也不会那么果断。大三上学期,我在考研论坛上、在网上,查找着关于人大新闻学院考研的信息。还记得深夜里一个人对着电脑,眼睛累的生疼,帖子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东凑西凑,我手上有了一套上一届考上人大新闻的师姐的笔记,还有一些必看的书目,一些师哥师姐们的联系方式,不过最重要的,是一个和我志同道合的同班闺蜜。从大三暑假,我便开始上自习,认认真真的准备。
不知道你是否能想象,一个习惯了理科思维、二进制代码的理工女,一开始去读新闻史、新闻理论时候的感觉。我对那些文字很有好感,我觉得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新颖的角度,可是文字对我不大友好,也就是说,我只是觉得而已,只是把貌似深沉的文字原原本本抄到笔记本上而已,我感觉到的东西,依然原封不动的封锁在里面。这也许能够回答大多数人关于如何看书、如何做笔记的疑问。怎么看,看到成为你的东西为止,怎么做笔记,随便做,只要把你理解的东西记到脑子里,把书上的知识囊括进你的知识体系就OK。
就这样反复看书,看到了秋天、看到了冬,本专业的课程基本结束,全天泡在图书馆里,成为全职的考研狗。英语是不成问题的,政治据说要到后期才复习,于是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专业课的准备上。这时候,我和我的闺蜜,报了相同的志愿,有着相同的节奏,却在用完全不同的复习方法,开始了各自的考研之旅。
我多么庆幸我有这样一个伙伴,在考研的这段时间里,相濡以沫,是彼此忠实的陪伴。不过我们两个似乎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到了图书馆,闺蜜要用好久的时间刷微博、看新闻,与此同时我大啃特啃那些被列为必看的书目,新闻理论十讲啦,中国新闻史啦,传播学教程啦。闺蜜抱着轻松的心态去备考,我却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去作战,我每天心情压抑、匆忙紧张,闺蜜虽然忙碌,却有着自己的节奏。一起结伴上自习的同班同学里面,我是起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一样准时和规律。
就这样进入了考研倒计时时期,我如前辈所说,开始看人大大牛们的论文,做真题,反反复复的写出题目的答案。但是论文对于我来说,依然是原文摘抄,而我写出的答案,也十分贫乏,仅仅局限于书上的字句,自己的思维,也始终是计算机式的线性思维,难以拓展。至于新闻实务,我一直局限在看报、读杂志、好文摘抄、年度大事总结的范畴。
备考的每一天都很煎熬,盼着出头之日,盼着愿望实现之时。到了考试时间,我和闺蜜在人大附近预定了酒店,然而闺蜜恰巧那几天生了大病,饭吃不进去,可怜的很,她索性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进了考场。而我,自以为已经尽了所有的努力,心里一片坦荡荡,也进了考场。
考试期间,朋友的身体状况一直不见好,我陪着她去买葡萄糖、跑遍人大找一碗小米粥。
在宾馆休息的第一晚上,她半夜被窗外的声音吵得睡不着,给前台打了电话也不管用,无奈把沉睡的我叫醒,和我换了床位。醒来后我说,你呀你,真是。本是心疼她,替她的身体担心,却被她误解为了不耐烦,一脸愧疚的表情。
考试终于结束,整个心终于放空,也到了放假回家的时候。当天晚上兴高采烈的卖了票,那会儿正是继承者热播的时候,于是我连续两个晚上不眠不休的,看完了上大学后的第一部韩剧。
新的学期开始,考试分数揭晓,我被告知,自己的分数比闺蜜的低,低不少。就这样忐忑的等待分数线,我再次被告知,分数线拦腰砍在了我和闺蜜之间,一年的努力不知到了哪里,我那破釜沉舟的战役输的一败涂地。
自己当初未尝没有下过决心,考不上就去找工作,没什么大不了,我绝对不要再花费一年时间二战。但是当你处于失败的情绪时,所有之前的决心和打算都是白搭,只是哭呀、想呀、不知道如何是好。哭了几天完事,我把我准备的老师论文、笔记摘录给了闺蜜,让她去准备复试,而我,则开始翻网站、赶招聘、投简历。
我想,如果没有那一段找工作的经历,我不会蜕变的这样迅速,从一个又傻又天真、固执单线程的大学生蜕变,一点点懂得社会的复杂,懂得赚钱的艰辛,懂得机会的来之不易,懂得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二十来岁的成年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拥有的能力。
工作不是没有,但有相当多的职位,一个大学生坐上去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就没有了。家里的父母心急,有着官本位思想的他们希望我去考公务员。我也索性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回家准备了一段时间,考试结果揭晓的时候,我竟然名列第一的进入了复试。于是回家去准备,还在亲戚的帮助下报了一个公务员复试培训班,住在亲戚家,每天去上课。那段经历让我看到了社会上的职位竞争是多么激烈,尤其是对于不发达省份的年轻人来说,出路少、机会少、关系复杂。一个公务员职位,刚生完孩子,脸上斑都还没有褪掉的妈妈来争,从外省市读书回来的大学毕业生来争,已经在岗的临时工来争,当然还包括我这个从所谓的名牌大学毕业,北京回来的学生来争。
参加完复试,在姥姥家等待着最终的结果。这期间依然打算着,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那时候自己的时运还真是不济,不给一点笑脸,这复试结果,我竟然被第三名反超,第二名缺考。
这时候已经是九月份,离下一次考研还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终究还是不甘心,我觉得用一百来天的努力换一个机会,还有些意思。于是又重新回到北京,千辛万苦在人大附近租了房子,带着自己的那一大堆书目和笔记,重新开始了学霸生活。
▶直面二战
幸运是不期而遇降临的,在人大上自习这段时间的真正收获,不是最终的考研结果,而是一场陪伴,一个爱人。
重新拾起书本、笔记,我是一片迷茫,一直不敢去总结自己的失败,不敢看闺蜜耀眼的成功,不敢问哪里出了问题,不敢,都是不甘。现在不得不去面对,我什么都不做,只是每天研究历年的真题,研究网上各式各样的答案,看看自己究竟哪里不如人。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将近一个礼拜,我又在网上搜索帖子,指导复习的教程,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从头开始。
我不再一味盯着书本,而是学着闺蜜的样子,每天刷微博,关注时事动态,关注名记名嘴,知名评论员的微博和博客。我在网上陆陆续续发现了许多优秀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其中包括新闻传播学研、刺猬公社、新京报传媒研究、考新闻这几个必备的微博和微信号。说是必看,绝不是虚的,从这些文章中,可以学到一个圈内人应该有的思维、关注热点等等。同时,我通过看各个大牛们的论文、一些经典的书目、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等杂志来拓展自己的思维。上一次考试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考试内容从新闻传播拓展到了广告、公关这些领域,于是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向这些陌生的领域投射火力。
如果没有他的陪伴,我想我不能撑过这段时间,或者说,不能完好无损的穿越二战火线,我想那样的话我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疾世愤俗的女文青。所以说,对于第一次备考,第二次备考的人,陪伴很重要,真的重要,除非你是滴水不露的真学霸。
临近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家里传来噩耗,我不得不回家奔丧,偏这时候考试政策改了,说是非应届生必须回生源地考试。我又拖着自己的一大堆书本,回家。连着几天的葬礼,父母忙的身体浮肿,而我只是匆匆忙忙的烧纸、送葬,然后被送回了空荡荡的家。面对着一屋子黑黢黢的寂寥,我只能打开桌上的台灯,翻开书本、笔记,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眼前的文字是唯一的出路。每天早晨去跑步,回来学习,自己做饭,吃饭,再学习,然后睡觉。父母在异地工作,所以一天下来,跟我对话的,只有屏幕里的四个人,爸妈,男友,还有书本。
也许是功夫用到了吧,临近第二次考试,我的头脑里逐渐有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所看的东西,能够真正为我所用,具体表现就是,我写真题答案的时候,可以反反复复写出好几个版本,每一个都刹不住,头脑里记住的东西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一句牵着一句。庆幸我还有一个一直交流的师姐,我一直向她请教,烦她评价我的真题答案、实务练习。到最后,所有的东西都整理成了一沓A4纸,上面有论文、有必背知识点、有拓展书目、有网上的业界前沿,我觉得,自己真的准备好了。
考试结果揭晓,我的成绩不算太差,排了第六名。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一直与我联系的那个师姐,其实是与我一样二战的研友。
▶经验分享
熬了这么多鸡汤,应该来点干货了。就我的经历而言,考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应该要注意下面这些要点:
1、心态
心态是否重要,看看我第一年和第二年考研状态就知道了。第二次临近考试的时候,心情也忐忑不平,是一同二战的好友跟我说,即使失败了,又算什么呢,连80岁的老人都可以希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点点不如预期的改变算什么呢。当初的自己把考上当做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考上了,自己的青春才有一点光耀的色彩,自己的大学才收获一个完美的结局,现在想想,实在是象牙塔里的固执念头。考上考不上固然重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轨迹,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一条路,走出自我,走向成熟,道路有些曲折真真不算什么。
2、陪伴
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我有闺蜜的陪伴,第二次,我有男友的陪伴。自觉心理强大的人,可以自动忽略。我记得二战时,在人大上自习,一个教室里有好多陌生的考研战友,一个女生中午不去食堂吃饭,在门前的草坪上一个人坐着,泡一碗面吃,我想她也许不是嫌食堂的饭不好吃。
3、广闻博记
记住你要考的是新闻学院的研究生,这就意味着你不仅要通晓和中共党史颇有些相似处的中国新闻史,还要知道前天、昨天、上个月,这个月和今天有哪些重磅新闻,你要背得出邵飘萍的生卒年月、名言名句,还得关注最高法的庭审记录;你要了解广播电视编导的知识,对纪录片有些兴趣,还要知道广告学的基本要义,你也许非得看看柴静的《穹顶之下》,还得对"农夫山泉有点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得知道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还得知道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大数据,你也许看过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还必须要关注彭兰老师联合腾讯企鹅新近发布的移动互联趋势预测;此外,你还要看看公共关系,危机传播,你得知道公关之父是那个以解放女性为名普及香烟的外国人,还得看看胡百精男神的《危机传播管理》……大概就是这些吧。
4、牢记知识点
必须要记住,你考的是人大的研究生,我当初选择人大的一个原因是觉得它的考题中规中矩,尽管这几年在不断放活,但比起北大和清华的题目,更让人心里有底。每年的考题里面,有很大的比例是需要牢记在心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基本定义啦、史事背诵啦、新闻学基本理论啦,这些必备知识点多分布在基本必看教材上,后面会介绍,总之,背诵是要有的,必须有的,不过有的人把知识搬进脑子里完事,而有的人则可以把知识点扫描到自己的知识框架里,为我所用。最简单的例子,邵飘萍不是说过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嘛,不光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可以用,论述时候谈到新闻人的素质和操守时候,引用一下就亮了。
5、关注前沿
新闻传播的考研内容或许是更新最快的,你要跟随大牛们的脚步,才能称作是"圈内人"。多看论文,在考研的过程中始终要看论文,一篇论文一开始看不懂,只是过眼云烟,但是过段时间后,就会有新鲜而深入的理解。湖南卫视晚会上用弹幕了,爸爸去哪热播了,百度又在炫大数据了,外国的《纸牌屋》火了,默多克的新媒体网站关门大吉了,这些事件一般都会牵动出大牛们的一篇篇论文、长微博什么的,你要去关注。
6、反复练习
把自己的想法、思维过程写下来,多写,多写。实务要练,常练常新,不练不行。怎么练?改写一些你觉得新奇的新闻,评论一些你有所感的事件,在微博、博客上跟帖,写完以后最好有人给你看看,在此推荐一个可以帮助你做这件事的公众号或者微博号--考新闻,这个由人大前辈们开设的账号定期推出消息、评论、广告等训练营,不觉得麻烦的话可以投过去,等那边的神秘人给你提提建议,比自己一个人摸索要有效率的多。然后就是史论的真题,一道真题反复琢磨,当然其中有不少失去时效性的题目,可以忽略,对于近几年的,经典的理论题目,要始终放在脑子里,觉得有所增益的时候就去想答案,然后写下来,是一个拓展思维,激活头脑中的知识的绝佳方法,不写,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
▶推荐书目
下面我再具体到书本,说说看什么书,怎么看。
1、历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陈力丹版本,《中国新闻传播史》赵云泽版本,《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版本。记史,头脑中要有框架和时间轴意识。我很喜欢看《外国新闻传播史》,把每个国家的时间轴画出来,同一个时间节点上,这边发生啥事儿了,那边怎么了,这样的话头脑中仿佛有一个整个世界的画面,在脑子里重现,对于当时与世隔绝的我,倒是件赏心悦目的事儿。不过这里的知识点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毕竟外新史占的比例小。到了中国,就是件严肃事儿了,没那么好玩,因为"党史"要记到细节,还要收获教训和经验,你得清楚知道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一次以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和第二次以人民日报为标志的新闻改革之间的异同。老新闻人做得贡献,老领导人提出的理念,土改时期的黑板报、抗日时期的随军通讯社、改革开放后的都市报等等,都要理解记忆。
2、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教程》陈力丹版本,《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版本。丹爷的书,重要性自是不必说的,杨老师的教程,我个人觉得很有必要,可以让你建构起整个新闻理论的框架,然后你用实例,用丹爷通俗的话语去填充,就会又高大上,又很接地气,不过杨老师的书很难懂,学哲学的嘛,动不动这性那性的,烦的很,耐心去看,倒也收获不少。就我一个理科生的经验,其实学理论并不难,最好像学大白话那样,通俗易懂,把道理讲清楚,就比如常考的一个,新闻真实的特征与规律,有几句话: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新闻不是事实本身;真实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然后从这几句话延伸出去,你的文章就成鲜活充实的"血肉之躯"了,既不能死记硬背,更不能胡扯瞎扯。
3、传播理论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版本,《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本,《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考人大的新闻传播学研,丹爷的书颇有取代一切的趋势,郭老师的书多少有些过时,对大众传播的部分介绍太少,纲要是对各类传播的一个延展,而海龙的书则是对其的深入。建议都看,细致深入的去看。相比新闻理论,传播理论要鲜活的多,不过学习方法大同小异,就是结合实际、联系案例,把死理论说成活文章。传播学里有许多有趣的知识,我自己很喜欢人际传播和艺术传播那几章。马丁.布伯说过,"我不是为了功利目的来建立关系,而是以我的整个存在,全部的生命来与你相遇",这说的多像言情小说。
4、传媒经济
喻国明的经典《传媒经济学教程》,还有张辉锋的入门级教程(忘记书名了,网上搜搜就好),还有《传媒经济学案例教程》张辉锋版本,百度里面搜传媒经济学笔记,会出来好多大同小异的版本,这些笔记还多少有些含金量,可以参考。最重要的是喻国明的论文。由于大家公认的喻老师的好性格,在这一关上大家都不会太为难,常考的概念和理论不怎么变化,找真题,网上搜答案,然后背诵记忆。更重要的是要时刻跟踪前沿热点,喻国明的论文。
5、广告
《广告学教程》倪宁,看看就好,你懂得;《广告案例教程》王菲。学广告啦,公关啦,最好结合案例去看,大多数考的都是对案例的分析,我第一年考的就是谈谈"农夫山泉有点甜",第二年是谈谈名人广告效应。网上看一些精彩的广告案例可以脑洞大开,赏心悦目,让你分析的时候也有话可说。笔者备考的时候天天看大学同学拍的广告,看完觉得人生一地狗血,然后就有动力去读书了。
6、公关
胡百精男神的《危机传播管理》,其他的自己拓展。胡的这本书有些难懂,有条件的话去听听他的课,比看这本书不知道管用多少。还是那句话,多结合案例。15年的试卷上有一道题就用到了这本书上的知识(忘记题目是什么了,原谅我)。
- 2024-07-01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已录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2024-07-01社会保障长期答疑贴,真题(804&620)汇总、考情分析
- 2023-04-07回馈民商20年真题 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真题(附件)
- 2022-09-23真题 教材版
- 2022-03-12625 808初试经验
- 2022-02-09]人大金砖431金融学一部分资料免费领 给我攒点人品!哈哈
- 2022-02-09英语语言文学英美文学方向经验帖(二外日语)
- 2022-01-212021年人大802经济学考研专业课经验分享与教材资料推荐
- 2022-01-21双非三跨人大,我的一些叨逼叨
- 2022-01-212022人大英美语言文学初试真题回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