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介绍
综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28日。它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掌握国家政策法规、通晓新技术、精通外语、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新一代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国家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提
综述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 |
历史沿革 |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享有中国新闻教育史上“五个第一”的声誉。 |
● 1918 年,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门新闻学课程。 |
● 1918 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
● 1919 年,北京大学教授徐宝璜撰写的《新闻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
● 1919 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出版的《新闻周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期刊。 |
● 1952 年,北京大学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 |
北京大学享有 “ 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 ” 的声誉。早在 1918 年北大就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 ,由校长蔡元培亲任会长。北大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北大拥有徐宝璜这样的 “ 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 ” ,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等曾任新闻学研究会的导师,青年毛泽东曾是研究会会员。以北大为中心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活动,为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辉煌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北大两度在全国率先开办新闻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一时期的毕业生大都成为我国新闻教育和新闻战线的骨干力量。 |
20 世纪 80 年代,北大在不同的院系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国际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广告、编辑出版、信息管理等专业的课程,逐渐形成一个从事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教学研究的师资队伍,其共同特点是年轻化和专业功底强,他们大都有在国外留学和研究的背景,知识结构新,吸收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学术眼光,在专业上能够形成互补的局面。新闻与传播学是交叉型学科,北大文理学科齐备,具有广博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学科基础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具备全国一流、得天独厚的综合学科环境,为培养信息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技术保证,而北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频繁的国际交流则为北大的新闻传播教育走向世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在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截止 2006 年 5 月,学院有教师 31 名,其中教授 10 名,副教授 13 名。现有全日制学生 754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36 人,硕士研究生 260 人,二学位 38 人,本科生 363 人,各层次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共 57 人。另外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专升本学生近千人。作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学院之一,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承面向世界,面向新时代,努力探索先进的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和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政治文化素质高、通晓新技术、精通外语、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新一代高级新闻与传播人才,争创世界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院。 |
专业设置 |
学院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国际传播、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学科。 |
学院已经设置传播学博士点,传播学硕士点和新闻学硕士点,以及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学士点。 |
学院现设有如下专业: |
·新闻学:培养掌握国家政策法规,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网络时代的传播技能,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出版、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编辑出版学:培养具备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具有全面素质的网络时代新型编辑出版人才。 |
·广告学:注重基础课教学与广告实务课教学的结合,广告专业课教学和相关学科教学的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的结合,培养整体素质高,掌握广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国际性的广告专业人才。 |
·传播学:包括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传播管理、广播影视等方向,培养能在大众媒体、信息产业和其它相关部门从事管理和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
·网络传播:传播学的一个方向,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传播概论、多媒体制作、网络分析与策划、网络媒体经营管理、网络报道策划与实施、数字电视等。教学从人文和科技两个视角入手,既关注新媒体及网络传播的技术和操作,又关注它们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展指导委员会 |
( |
主任委员:许智宏(北京大学校长) |
王晨 人民日报社社长 |
蔡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
范敬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
翟惠生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 |
何平 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 |
苟天林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
蔡赴朝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杨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
赵化勇 中央电视台台台长 |
王庚年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
徐如俊 经济日报社社长 |
朱灵 中国日报总编辑 |
方汉奇 人民大学教授 |
何梓华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人民大学教授 |
童兵 复旦大学教授 |
尹韵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李良荣 复旦大学教授 |
丁俊杰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 |
院长:邵华泽 |
常务副院长:徐泓 党委书记:赵为民 |
副院长:赵为民(兼)、程曼丽、陈刚 党委副书记:孙华 |
院长助理:杨伯溆 徐勤霞 |
学院师资 |
邵华泽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徐 泓 :教授、博士生导师 |
龚文庠 :教授、博士生导师 |
程曼丽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肖东发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杨伯溆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谢新洲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陈 刚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关世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 |
赵为民 :研究员 |
陈昌凤 :博士 / 副教授 李 琨 :博士 / 副教授 |
徐金灿: 在读博士 / 讲师 |
史学军 :硕士 / 讲师 |
陈开和 :博士 / 讲师 |
兼职教授: |
徐光春 (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现为河南省委书记) |
王 晨 (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级编辑) |
南振中 (新华通讯社总编辑、高级记者) |
龙新民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兼国家版权局局长)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交流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的建院宗旨之一是培养具有世界胸襟和视角,掌握当今新闻与传播学领域最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宗旨,学院始终把发展与世界各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和传媒业界的联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学院成立以来,发展和建立了与世界知名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媒体的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
1 . 与英国牛津大学传媒法律与法规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暑期课程班。 |
国内合作交流 |
1 .香港南华早报(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设立高额年度奖学金,奖励本科生与研究生。 |
2 .香港南华早报资助研究生赴南华早报实习 , 资助教师赴南华早报考察。 |
3 .与香港大学合作教学、讲学和研究。 |
4 .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 TVB )资助学生在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实习。 |
博士生导师简介 |
简历: |
1990 年至 1995 年 , 北京旅游学院。 |
1995 年至 1998 年 , 美学博士 , 北京大学哲学系。 |
1998 年至 2001 年 , 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广告学专业。 |
2001 年 - 至今 , 任教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讲授“广告学概论”、“广告学基础理论研究”、“广告与文化研究”等课程。 |
2001 年 -2005 年 3 月任院长助理,广告学系主任,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 |
2002 年评为教授, 2005 年获评博士生导师。 |
2006 年 3 月至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学系主任,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 |
研究领域: 1. 广告学 2. 文化研究 3. 美学研究 |
招生方向(博士):广告理论与实务、品牌传播 |
1982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学士学位。 1986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 2002 年 7 月。 1993 年评为副教授。 1995 年在职攻读新闻史方向博士研究生, 1998 年获博士学位。 1999 年评为教授,同年获评博士生导师。 1995 年至 2005 年,任《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 2002 年 9 月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学部学术委员会委 员,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 :1. 世界新闻传播史 2海外华文传媒 3 . 国际传播 4 . 公共关系 招生方向(博士):世界新闻传播史、国际传播(二) 肖 简历: |
1974 年毕业于北大图书馆学系,留校任教至今。 |
1991-1995 任北大信息管理系副主任 |
研究领域 :1. 中国图书史 2. 出版印刷史 3. 北京学 4. 年鉴学研究 5. 出版经营管理等。 |
招生方向(博士):出版管理 |
简历: |
1998 年前,高级记者,曾任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社长,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 |
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
研究领域 :1 .新闻务实研究 2 .对外报道研究 |
招生方向(博士):大众传播与媒体研究 |
简历: 招生方向(博士):媒体经营管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 简历: |
1991 - 1998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 University of Toronto ) , Ph.D. |
研究领域 : 关注全球化与传播、全球传播、本土传播、新媒介与社会、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 ( 媒介 ) 理论等领域。具体研究题目包括: |
2 、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与双向电子媒介(例如手机)之间的关系。这包括对社区与社会网络的比较及对后者的再认识。 |
3 、因特网虚拟空间内的社会活动对现实社会结构的虚拟或销解及意义。 |
招生方向(博士):全球化与传播 |
简历: 1988-1990 年到哈佛大学进修学习。 研究领域: 1 、跨文化交流 2 、国际传播 3 、国际文化关系 招生方向(博士):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一) 招生说明: 1. 每年硕士、博士的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见每年北大研究生院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2. 对硕士生考生不提供参考书目,提供往届试题; 3. 对博士生考生不提供参考书目,不提供往届试题。 研究生办公室电话: ************ 院系网站链接: www.sjc.pku.edu.cn |
- 2023-09-302011北大中文复习资料(2)
- 2023-09-30分享给2015及以后考北大英美文学的同学们
- 2023-02-252019年北大经济法学考研专业课真题
- 2022-12-30古代文学复试帖
- 2022-12-07北大中文古代文学1997-2010专业试题
- 2022-10-282011北大中文复习资料(1)
- 2022-09-16北大法硕历年考研高分学霸经验贴合集!
- 2022-08-22北大光华95-10年微观真题+00-06统计真题+答案|附赠ccer部分试题
- 2022-08-1620考研北大数院统计/叉院数据科学(统计学)备考经验
- 2022-05-212011北大中文复习资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