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
我14年考的东师现当代文学,初试与复试成绩都弱弱地算中等吧,考研一路走来,接受过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一直认为,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与鼓励,
《论浪漫派》,(德)海涅著,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海涅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批驳德·斯太尔夫人在《德意志论》中对德国文学的错误看法,向法国读者(当然也包括德国读者)阐明他对德国文学、尤其是对德国浪漫派的看法。全书分3卷,第1卷概述了从中古高地德语文学至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近代文学。指出,中世纪的德国史诗,不管是神圣的还是世俗的,都充满了那时全部基督教的观点和企图,全是基督的史诗。中世纪的艺术作品,表现了精神制伏物质的过程。和这种对中世纪文学艺术的否定态度相反,高度评价了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代表莱辛、赫尔德、福斯等人的文学活动。把莱辛称作文坛上的阿米尼乌斯,是他把德国戏剧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统治下解放出来,“在莱辛的全部著作当中,都贯穿着同一个伟大的社会思想,同一个先进的人道精神,同一个理性宗教…莱辛在政治上也十分活跃,活跃得出人意表”。高度评价了赫尔德反封建的民主精神、人道主义以及对民间创作的热爱。把福斯称为莱辛之后德国文坛上最伟大的市民,“福斯不仅和德国语言搏斗,还和耶稣会专制主义的怪物搏斗”。对歌德、席勒有褒有贬,“不能无保留地称赞他”,因为歌德和歌德派把艺术看成超越一切人间活动的第2世界。和歌德相比,席勒更加靠拢真实世界,他高擎时代精神的大旗,“为伟大的革命思想而写作,他摧毁了精神上的巴士底狱,建造着自由的庙堂”。第2卷集中分析了耶拿浪漫派的代表施勒格尔兄弟、蒂克、诺瓦利斯以及哲学家谢林等人的思想和创作。把弗·施勒格尔叫做“朝后看的先知”,把他的长篇小说《路琴德》的女主人公称作“机智和肉感这两种抽象的概念的讨厌的结合”。指出奥·威·施勒格尔是一个对中世纪的精神领会很深的蹩脚透顶的诗人,他“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把埋葬着往日的诗歌发掘出来,大加赞扬”。指出,蒂克和施勒格尔兄弟一样,惋惜天主教的衰落,“他们希望在众人身上恢复这种宗教信仰”,为此他们猛烈攻击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指出,谢林的哲学无非是为天主教辩护。把诺瓦利斯称作神秘主义者,在他的小说《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中,“虚幻的人物融化于自然之中,最后和大自然同知觉共感受,不分彼此”。尖锐地指出,耶拿浪漫派的目的,在于在德国把中世纪从坟墓里挖掘出来,以此危害德国的自由和幸福。第3卷分析了以阿宁和布伦塔诺为代表的海德堡浪漫派的思想和创作。指出,阿宁是歌颂死亡的诗人,但另一方面,高度评价了阿宁和布伦塔诺合编的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称它是德国文学中的一座重要的纪念碑。对艾兴多尔夫和受浪漫派影响的霍夫曼、沙米索和富凯,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本书继往开来,从文学史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了德国文学的进步传统。本书宣告了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艺术时期”和以施勒格尔兄弟等人为代表的浪漫派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的结束。本书直到现在仍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小说的兴起》,(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
《怎样做理论》,(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朱刚,谷婷婷,潘玉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批评的解剖》,(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本书包括引言、结论和4篇文章,约中文25万余字。序言批驳了认为批评只是文学表现的一种形式的观点,提出了对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和系统性的要求。第1篇论文《历史批评:模式理论》中,根据主人公力量与其他人物和环境力量的对比,得出了欧洲叙事文学发展的5种模式:神话、罗曼司、高级模拟小说、低级模拟小说、讽刺性小说。第2篇论文专论有关文学的原型理论,在这一部分中,弗莱给原型下了定义,并在分析文学史上经典名著的同时,也列举了许多通俗小说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第3篇论文《原型批评,神话理论》,在该文中作者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用原型理论分析西方文学所得出的结论,其中提出了寻求和发现原型的“向后站”的方法,并着重论述了意象范畴的循环运动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第4篇论文《修辞批评:类型理论》,从修辞角度探讨了各种文学体裁和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在结论里,弗莱重申了一开始的观点,一方面坚持文学和其他领域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他认为原型批评的根本方法在于以文本研究为起点,以作为总体形式的文学结构作为终点。统观全书,可以说弗莱已向这一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本书誉满欧美,被称为20世纪原型批评理论的“圣经”。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强调作品群的联系以及文学与其他文化领域的联系,是对英美新批评仅仅重视单个作品研究的方法论的反驳。但原型批评理论认为文艺创作源于原型,而不是源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源泉论是大相径庭的。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本书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研究各种艺术现象,注意把艺术——审美与整个社会历史进程联系起来考察。作者指出,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常使人怀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民生凋蔽、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作者认为,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就可以肯定其中必有一种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曲折地起作用。同时作者又指出,对规律问题不能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而应对历史作具体细致的研究。本书正是作者上述思想指导下的一个尝试。在书中,作者既注意突出艺术——审美的独特性,揭示审美意识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同时又把艺术——审美与宗教、道德、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探索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本书讨论的问题,时间跨度大、涵盖面广。上自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内容涉及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以及文学艺术等许多部门。在论述中,本书不求巨细无遗、包罗万象,而是选取各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加以讨论,突出重点,以思想统领材料。全书大致按历史发展顺序分出十个专题,即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单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本书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不拘成见,努力从新的角度对史料进行分析、挖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如在中国远古艺术起源问题上,作者通过大量史料和考古学证据,否定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流行观点,认为中国艺术起源于巫术。又如在“魏晋风度”一篇中,作者指出魏晋时代是一个思想重新解放的时代,是文的自觉和人和主题重新发现的时代;魏晋玄学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社会思潮,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显示了历史的进步,而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统统是反动腐朽的东西。此外如对中国艺术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汉赋的充分肯定,对“盛唐之音”的具体分析,对明清文艺思潮的评价等等,作者的见解都不同寻常。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本书除《序》《后记》外分3个部分,共22篇,约20万字。第1部分的3篇文章,是作者关于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述,在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2部分的12篇论文是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论文,是全书的主体和精华。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本质特征,中国古代艺术的空间意识,书法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东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比较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其中关于艺术不只是认识,它的真谛是动荡不宁的生命的活力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为国内外美学界所称道。第3部分的7篇论文,主要是对西方美学和艺术的论述。其中关于康德美学的评述和对罗丹艺术的研究,是国内康德美学思想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作为理论著作却充满了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和体会的空间,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较高地位。
《判断力批判》,[德康德著,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本书分导言和上卷、下卷,其中每卷又包含两个部分,中译本约28万字。上卷为《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对人的审美判断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下卷为《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与美学关系不大。上卷的第1部分是《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分别探讨了美、崇高、艺术、天才等问题;第2部分是《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篇幅较短,主要探讨了鉴赏判断与概念无关又离不开概念的“二律背反”的矛盾现象。“美的分析”从质、量、关系、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的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美是那不凭概念而又普遍令人愉快的”,“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它不具有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上被知觉时”,“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中译本第47页、第57页、第74页、第79页)从而把审美鉴赏与功利实践和科学认识严格区分开来。“崇高的分析”从对象和主体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崇高的对象必须具有人的想象力所无法把握的无限形式,这其中可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种类型,前者是体积的无限,后者是力量的无限。在主体方面,当人的想象力和知性因无法把握对象的感性形式而产生痛感的时候,必须求助于至高无上的理性来战胜对象,从而化痛感为快感。因此,崇高的快感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崇高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主体。在谈到艺术时,认为艺术是有预想目的的理性的自由创造,它既不同于无目的的自然,又不同于不自由的工艺,因而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在谈到天才时,认为天才具有创造性、典范性、自然性等特点,并认为只有在艺术领域中才有天才。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本书是作为连接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中介环节而存在的。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解释了认识的必然属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解释了实践的自由属性;而本书的任务,则是要完成如何由认识的必然性向道德的自由性相过渡的问题,从而便涉及到了无功利无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审美判断力。这样一来,本书便在认识和实践之间,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开辟了独特的领域,因而在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美学》,[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美学》原是黑格尔19世纪20—30年代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授课的讲义,1835年由学生霍托根据他的提纲手稿及听课者的笔记整理出版。全书3卷。第1卷,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包括总论美的概念、自然美、艺术美或理想3章。第2卷,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包括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3章。第3卷,各门艺术的体系,分建筑、雕刻、浪漫型艺术(绘画、音乐、诗)3部分。卷首有“全书序论”,包括美学的范围和地位、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艺术美的概念和题材的划分等4部分。黑格尔在这部巨著中,以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概念,创建了包括基本原理、艺术史和艺术分类在内的严密的美学理论体系,把德国古典美学发展到最高峰。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他把辩证法运用于美学理论中,阐明了美和艺术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黑格尔驳斥了当时风靡的形式主义和感性主义,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和理性的内容对于艺术的重要性。他肯定艺术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并把艺术的发展联系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到与经济、政治、伦理、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关系上来研究,替美学建立了历史观点,拓宽了美学的天地。在论述各门类艺术的特征和历史发展中,黑格尔把诗(文学)视为最高的浪漫型艺术,用全书近1/4的篇幅作重点分析,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黑格尔的美学是建筑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的基础上的,包含了很多唯物主义的因素,但他的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首足倒置的唯心史观,又使他的理论产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和缺陷。
《审美教育书简》,[德席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一译《美育书简》。近代西方审美教育理论开山之作。J.席勒著。1793年,作者为报答丹麦奥古斯腾伯格公爵的资助,将自己的美学研究成果用书信的方式报告公爵。由于前10封信在次年2月哥本哈根的大火中焚毁,作者又根据所保留的提纲重新撰写,于1795年在《时季女神》杂志陆续发表。曾被译成英、法、俄等国文字。中译本有两种,一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的《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一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J.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1805),德国诗人、戏剧家。出生于符腾堡。大学学习期间深受卢梭思想影响,积极宣扬自由和平等学说,曾任耶拿大学历史学教授。1795—1805年间,与歌德亲密合作,共同推进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和新人文主义思潮。主要著作还有《论美书简》、《论崇高》、《舞台是道德教育的机构》等。本书包括27封书信,中译本7.5万字,以阐述审美和审美教育的意义为中心。认为近代文明“分裂一切的理智”,使社会与个人,使个人本身产生了严重的分裂,人失去了内心的和谐和完整。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整人性的先决条件。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和道德状态。因而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改变人性,才能达到社会改造的目的。施行审美教育的主体是具有更高理性的艺术家,他们用没有受现实玷污的理想,来净化和教育人民,这种理想来自一个更为高尚的时代——希腊。审美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种与体育、德育、智育相并行、具有独立目标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在西方教育史上,本书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书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对洪堡、赫尔巴特等德国教育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此影响了19世纪初期德国教育的改革,推动了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
《文学理论》(修订版),[美韦勒克、沃伦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本书是对美国40年代初兴盛的“新批评”派理论的一次总结。全书分4部19章,约37万言。第1部《定义和区分》,包括第1—5章,阐明有关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指出文学是一门艺术,文学研究是一门学问,两者截然有别。文学研究和科学在方法论上有许多交叉和重叠的地方,但文学研究又有不同于科学的其他有效方法。文学理论“是一种方法上的工具”,任何文学研究都基于一种文学理论。第2章,“文学的本质”,认为“文学”一词应限于指想象性的文学,文学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是文学突出的特征,但每个特征只能描述文学的一个方面,因此文学应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第3章,“文学的作用”,主张应把“甜美”和“有用”统一起来,文学可以有多种作用,但忠实于它的本性是它的基本的和主要的作用。第4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认为这三者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文学研究的内容。第5章,“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认为这三个概念都有缺陷,文学是一元的,犹如艺术和人性是一元的一样,运用这种观念研究文学史才有前途。第2部《初步工作》,只包括第6章,考察了文学研究初步阶段的资料准备工作诸问题。第3部《文学的外部研究》,包括第7—11章,主要论述了文学与种种外部因素的关系问题。第7章,“文学和传记”,认为作者的生平和作品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不能仅仅从作家的传记推测其作品,传记式的文学研究虽然有用,但若认为它具有特殊的文学批评价值则是危险的。第8章,“文学和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知识对自觉的艺术家来说可能是有用的,但心理学不过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准备,本身并不具有艺术价值。第9章,“文学和社会”,论述了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诸问题。反对把文学单纯看作生活的镜子和社会文献。第10章,“文学和思想”,提出文学可以看作思想史的记录,但不宜以哲学标准作为文学批评的准则。第11章,“文学和其他艺术”,认为各门艺术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被看成一种辩证关系的复杂结构。第4部《文学的内部研究》,包括第12—19章,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也是作者的理论旨趣之所在。第12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反对传统的形式和内容的二分法,提出了描述和分析艺术品的8个层面。第13章,“谐音,节奏和格律”,主要探讨了诗歌的声律和格律问题。第14章,文体和文体学”,分析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认为文体学研究一切能够获得某种特别表达力的语言手段,并评介了一些文体学理论。第15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认为这四者都是文学表达的特定方式,并结合作品实际深入探讨了这四种方式。第16章,“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主要论述了小说和生活的关系,小说的构成部分以及诸叙述方法。第17章,“文学的类型”,主张应根据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来划分文学的种类。第18章,“文学的评价”,主张应以文学是什么和能做什么为依据来评价文学的价值。最后一章,“文学史”,主要探讨了文学史研究的任务及其分期等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相关信息:
东北师范大学论坛新帖:更多
- 2022-02-26学科语文10年至14年专业课真题集锦 (附文学院本科生课件)
- 2021-09-21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生态学真题
- 2021-08-2219拟录取东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初试经验帖
- 2021-08-05东师[新闻与传播]经验贴~
- 2021-07-28关于教育学去年复试的一点经验
- 2021-05-12[外语]我的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笔记等资料
- 2021-04-302018东师英美文学真题回忆+初试复试经验帖
- 2021-04-022019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硕
- 2021-03-3019东北师大教育技术学初复试第一上岸经验~
- 2021-03-28天道酬勤——东师小教经验分享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