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甘肃研招网 > 兰州大学 > 院校资讯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源起于1934年设立的兰州中山大学文史系。1946年学校改归教育部直属,称国立兰州大学,始正式设立历史学系,首次面向全国招生。2004年3月历史学系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

  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是历史学系设立后的首届系主任,他为我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我院任教的著名历史学家还有杨向奎、史念海、张舜徽、王树民、赵俪生、张孟伦、李天祜、汤季芳等人。

  历史文化学院现设有历史学系、民族学系、博物馆与考古学系3个系,设有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近代中国研究所、敦煌学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

  学院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现有教职员工59名。教师中有教授14名,副教授19名,讲师、助教10名。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有9名,其中,杨建新教授是兰州大学资深教授。教授、副教授中有硕士生导师22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有10名,具有硕士学位者有25名。还有8名教师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学院学科建设在国内重点大学中位处前列。现设有民族学、历史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历史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史3个博士点,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门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等9个硕士点。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敦煌学研究所是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两个基地研究力量雄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创办有《西北史地》(季刊)、《敦煌学辑刊》(半年刊)等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

  学院重视本科专业建设。现设有历史学、世界历史、民族学、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方向)、博物馆学等5个本科专业。学院是教育部设立的21个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经过教育部专家组评估,北京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系、兰州大学历史系、吉林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历史系等7个基地被评为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优秀基地。

  重视基本资料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学院的传统。现各资料室藏书10万册以上,订有各类专业杂志264种;文物陈列室收藏有各类文物700余种、约3000余件;学生专用机房有计算机60余台,购置各种专用音响、摄影设备18台,另设有电子阅览室、学生阅览室。这些图书资料和各类设备为全院师生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实践活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以及甘南、临夏两个民族地区是学院研究生和本科学生的实习基地。

  对外交流是学院近年来的重点工作。自2001年以来,先后来我院讲学的国内外著名学者有:清史专家王思治,苏俄史专家闻一,史学史专家瞿林东,近代史专家陈铁健,民族史专家余太山,敦煌学专家荣新江、陈国灿,俄罗斯西夏史专家克恰诺夫,俄罗斯隋唐史专家波波娃,美国敦煌学专家宁强,美国中美关系史专家维尔金森等先生。我院教授也先后赴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所、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本科学生,使之成为研究生的后备军,是目前本科学生的培养定位。为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与这一定位相适应,除了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推荐为研究生外,要求其他应届毕业生都要参加一次研究生考试,逐步实现80%的本科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并能为学生考取研究生提供条件,学院在一、二年级主要开设基础课程,在三、四年级分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选择专业方向进一步学习。

  校友王瑞青女士和台湾学者曾宪章先生,热心助学,提供资金,设有赵俪生奖学金和真善美奖助学金,学院每年举行一次评比活动,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

  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作西部文章,创国内一流。自80年代以来,出版教材、专著、译著200余部,主编、合著、参编各类著作87部,发表各类论文4000余篇;获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专项基金23项,部委、省市项目20项,自选及其他项目近100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成果奖68人次。

  要求科研工作从本科阶段作起。对本科学生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进行评选,有创见、有水平的论文,每年编辑出版一本本科学生论文集。每年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全国历史学科本科学生优秀论文评选。郭伟同学荣获一等将,王兰平、李国栋、曹循获三等奖。

  西部大开发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院师生团结拼搏,争创一流,力争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