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南大学0101哲学考研大纲
考研网快讯,据中南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南大学哲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中南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
考研网快讯,据中南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南大学哲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中南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年6月18日通过。
I.考试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选拔具有一定哲学素养的专业人才,测试学生在进入哲学硕士学习之前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最基本的哲学素养、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使教育为现代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培养哲学专业研究生方面择优录取,并培养出具有哲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哲学专业人才。
II.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察目标为:考查考生是否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考查考生能否熟练掌握马克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是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查考生是否能准确掌握并运用哲学理论解决现实中所反凸显的新情况、新问题。考查考生是否了解哲学中相关的前沿性理论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辩证唯物主义约60%
历史唯物主义约40%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20分(5小题,每小题4分)
简答题40分(4小题,每小题10分)
论述题90分(4小题,从中选作3题,每小题30分)
Ⅴ.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掌握哲学、世界观概念,理解哲学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及其理论品质。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与其内容以及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掌握物质、实践、运动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理解意识的本质,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深入理解实践的特点及其基本形式,深入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条件,深入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掌握发展矛盾、质、量、度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理解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深入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深入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掌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概念,理解,理解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区别,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理解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二次飞跃及其条件,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深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五、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掌握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地理环境概念,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解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理解社会意识的构成,理解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深入理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深入理解地理环境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深入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六、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国家概念,理解生产力的要素,理解生产关系的要素,理解上层建筑的构成,理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深入理解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七、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掌握社会形态、人民群众概念,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的作用),理解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深入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深入理解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深入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八、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掌握社会进步概念,理解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人的本质多方面的含义,理解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理解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理解共产主义的三层含义,深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中南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年6月18日通过。
I.考试性质
《中西哲学史》考试是为招收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专业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近代之前中国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西方哲学史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核心观点,以及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分析和解决哲学理论及实践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中西哲学史素质,并有利于哲学一级学科点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中西哲学史》考试涵盖近代之前中国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西方哲学史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经典文本、基本概念、核心观点、主要原理、研究方法论策略、具体分析技巧和工具,以及它们诞生的社会存在基础,特别是其独有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本考试科目的有关知识;(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考试科目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其经典著作、基本范畴、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核心观点;(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借用中外哲学思想巨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社会存在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哲学史约50%
西方哲学史约50%
Ⅳ.试卷题型结构
概念辨析题60分(6小题,每小题10分)
简答题60分(3小题,每小题20分)
论述题30分(1小题,30分)
Ⅴ.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哲学史(近代之前)
近代之前的中国哲学史,主要由先秦和封建时期哲学这两个阶段组成。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
该时期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问题而展开。
除了准确把握先秦思想家们所处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特别是战争状态、思想文化等社会存在背景,以及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各流派主要经典文本、各流派基本范畴、各流派核心观点及其方法论与方法特点以外,尤其要把握其天道观、人道观、古今观、知识论和名实观等核心观点。
二、封建时期的哲学
这个时期可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
(一)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确立了封建制。秦灭六国,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的虐政激起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借助这次起义,刘邦建立了汉朝。汉初统治者慑于秦亡的教训,抛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崇尚黄老之学。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依托黄帝的著作,其内容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与改造,并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黄老之学。黄老主张清静无为,有利于暂时缓和阶级矛盾与恢复经济,在汉初盛极一时。后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而科学的进步、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派哲学思想的出现以及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建立,使哲学思想呈现出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古今变迁、人性学说等核心问题展开的。
(二)魏晋南北朝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十分复杂也极为活跃。东汉末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哲学变得越来越烦琐和荒诞,已是穷途末路,需要有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为封建社会的合理性作论证,以抽象性为特征的玄学(见魏晋玄学)思潮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富于思辨性的哲学,它较深入地探讨了宇宙本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体用、本末、名教与自然之辩、言意之辩等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与此同时,印度佛教在中国逐渐流传,中国道教也建立了自己的宗教神学的理论体系。
该时期主要围绕有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辩、形神之争等核心问题而展开。
(三)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哲学突出探讨了如下问题:道统与法统之争、天人关系、心性、理事等。
隋唐时代,国家统一,寺院经济高度发达,佛教进入鼎盛阶段,佛教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教派。一些富有哲学思想的宗派,着重通过阐发心性问题,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劝导人们加强主观修持,以达到成佛境界。佛教各派理论纷纭繁杂,归结起来约可分为:介绍印度佛学的唯识宗,中国化的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四)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哲学是以理学为特征的。理学思潮兴起于北宋中期,南宋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理学以儒家孔孟学说和《周易》的哲学为基础,吸取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理学普遍讨论"形而上"同"形而下"的相互关系一类理论问题,同时又很重视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它在总结以往哲学,特别是玄学和佛学理论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方式更加深入广泛地讨论了各种哲学问题,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哲学,除了理学外,还有其他潮流。各学派之间既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相互影响和渗透,主要是围绕理气与道器、心性与心物、闻见与知行、两一与变化、古今与理势等焦点问题展开的。
第二部分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的西方哲学史,主要由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等几个时期的哲学所构成。
一、古希腊哲学
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研究自然转移到研究人,智者的主要代表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就是这样。
苏格拉底和智者一样,也是集中研究人的哲学家,他同样轻视对自然的研究,反对未经批评的独断,但他与智者相反,主张有客观真理、认识事物是可能的。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就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而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他的论辩诘难的方法是辩证法的最早来源。
由于智者和苏格拉底着重于人的研究,古希腊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内容,关于认识的辩证法也得到了发展。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时期,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总结了以前各派的哲学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死后约800年期间,主要哲学流派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三派关于伦理问题的争论导致M.T.西塞罗的折衷主义。大约从公元前100年起,罗马哲学由对伦理的兴趣转向了宗教,新毕达哥拉派和新柏拉图学派都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哲学,而以A.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则更是一种十足的宗教哲学。在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唯物主义者卢克莱修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新柏拉图派的波菲利和普罗提诺概括了普遍与个别、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史的诞生地,西方哲学史上各式各样的思想学说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自己的起源。随着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古希腊哲学所阐发的各种思想又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
二、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的主要哲学问题是神与人、天国与世俗的关系问题。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合流的产物,而在各个发展阶段中,这些成分所占的比重又各不相同。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在时间上属于古代,但就其思想意识形态来说,则属于中世纪,它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形态,为中世纪经院哲学奠定了基础。
奥古斯丁以后的中世纪哲学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早期中世纪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波爱修和爱留根纳。(2)中期中世纪哲学。经院哲学的全盛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奉基督教教义为无上权威,但要用理性去加以解释,解释的方法极其烦琐,成了一种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集中于以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与以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之争。(3)晚期中世纪哲学,13世纪,伊本·路西德的学说盛行,形成了所谓"阿威罗伊主义"的思潮,其最大代表是西格尔。此外,该时期唯名论代表人物有R.培根、J.邓斯·司各特、奥康的威廉,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神学家M.J.埃克哈特。
三、近代哲学
近代哲学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中期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等三个时期。
(一)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该时期自然和人成了当时思想界所研究的中心课题,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派的希腊人普莱索、贝沙里扬和意大利人M.费奇诺(1433~1499),亚里士多德派的P.彭波那齐等。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萨的尼古拉、B.特莱西奥和G.布鲁诺。这些自然哲学家在15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唯物主义反对经院哲学的唯心主义,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反对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用辩证法的思想反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不过,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刚刚开始,对自然的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纠缠在一起,新科学尚未完全获得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哲学家尼古拉和布鲁诺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把握对立统一的途径问题。尼古拉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出发,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对立面一致的原理。他把多样性的统一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认为只有对立的统一才是最高的真理。他还明确主张,要把握对立面的一致,需要经过三个相辅相成的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的阶段。
(二)中期近代哲学
17~18世纪末,是近代哲学的中期。该时期哲学的兴趣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等问题上。相对于古希腊哲学侧重于探究世界本原即本体论或存在论问题,笛卡儿则开创了强调反思人自身、人的认识的认识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笛卡儿被称之为"近代西方哲学之父"。
与近代自然科学及其方法此相适应,在哲学上从前被认为是由神灵统治的世界,现在则被认为是由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宇宙观一时占了统治的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I.康德的时代。
归纳法与数学演绎法的分歧,在哲学认识论上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T.霍布斯、J.洛克、G.巴克莱和D.休谟,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笛卡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和C.沃尔夫。
(三)德国古典哲学
自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近代哲学进入了它的晚期。该时期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运用辩证法总结前人的思想,特别是总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创立了以康德、J.G.费希特、谢林、G.W.F.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康德首先面临的是认识论问题,他用"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其整个认识论体系。其既破除了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旧玄学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方法,又促使黑格尔达到了具体真理是亦此亦彼、对立统一的结论。
费希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皆"自我"所创造,由此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维(自我)与存在(非我)统一说。谢林则把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推向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是集德国唯心主义之大成的哲学家。他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第一个系统地、自觉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以前辩证法高级形态的最大代表。
点击【2014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各学科考研大纲】查看更多考研大纲。
【相关阅读】
研究生招生专业索引
201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汇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http://bbs.kaoyan.com/f3p1。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
- 2023-08-17一战上岸,中南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初试经验贴
- 2022-06-282023【中南大学】哲学考研超详细经验分享
- 2021-03-042019考研400+ 中南会计 经验贴
- 2021-03-02中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分享
- 2021-02-27中南大学安全工程937经验贴
- 2021-02-2220mti 经验分享
- 2021-01-29分享03-13的中南966真题
- 2021-01-05中南哲学复试 真题回忆
- 2020-10-15中南管工初试(运筹学)+复试资料
- 2020-08-28中南大学数学系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