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首都师范大学 > 考研经验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427考研初复试经验

  等了许久,总算在忐忑中等来了拟录取名单。悬了很久的心终究可以放下一会儿了,当初考研的时候一直觉得坛子里比较文学的帖子太少太少。加之自己在考研复习的时候确实也有那么些体会,所以写了这么一个帖子。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多少帮助下有志于比文的同学。进入正题之前,首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天津某大学日语本科,初试427,复试87总分85。

  一、初试部分:
  我一直有考研的打算,在比较了北京诸多学校以后,最终选择了首师。这里容我赘言一句,如果你已经决定考首师了,那就别再想别的了--勿忘初心最重要。
  初试的参考资料我大约是在2012年12月买的,除了学校规定的书以外,我额外买了杨乃乔先生和乐黛云先生的《比较文学概论》和《比较文学原理新编》(虽然后来并没有考到这方面的内容,但我觉得有余力的话多看看书总是好的)。此外,考虑到古代汉语有时会考到超过范围的,我还买了《古代汉语》第二册。
  正式复习是在二月底,在这之前,我主要是把6本文学史和古代汉语大概通读了一遍,说是通读,大约也就是知道这几本书里都是什么内容而已。
  不过通过通读,我大概知道了自己知识的短板和强项,然后在1月底,我把它们都写在了纸上,然后仔细地做了一个分析表,以及大概的学习计划。简而言之,就是把自己要看的书,按进度量化到每月每周,然后通过仔细分析自己的弱点,得出在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再进一步地把这个计划表更新了一遍。虽然已经4月了说这个可能有些晚,不过我觉得有一个量化日程表是个很好的习惯,诸位同学或许也可以试试。

  1、专业课
  因为我是跨专业又跨学校,虽然一直非常爱好文学,但并没有专业地学习过它,所以在3月到6月的部分中,我把前两个半月都拿给了文学史的第一遍精读。
  当然说是精读,其实也没精到哪里去。也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六本文学史看了一遍,然后把自己觉得重点的地方标上线什么的,同时结合辅导资料、笔记啥的(虽然我后来觉得很多所谓课程笔记、结构笔记基本没用)自己把整个书总结了一个脱水的版本。
  因为我看书比较快,所以到5月底,我基本已经把六本文学史看了三遍。但坦白地说我并没有记住多少,反正那会儿试着做了些题还是什么都不会。所以我觉得如果有跨专业的同学,觉得看了很久也没看到怎么样,别着急。你还在量变的过程,坚持下去肯定没问题。
  六月到七月的时候我开始看古代汉语,基本也是采取了精读的方案,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然后对每一个自己不懂的字注音、标意。同时根据辅导书、百度什么的,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试着译成现代汉语。等到差不多能看懂全书意思以后,我就开始每天进行一个单元的诵读,这样持续到考试前,第一册我大概完整地读了十遍以上,字音字义也在诵读中记得很清楚了,这个方法我觉得很好,无论是古文还是诗词,带着感情的诵读是你最好的记忆方法(虽然在一群背外语的人中间你这样没准比较逗就是了。)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这本书,坦白地说我完全没有看懂,我大概只看了一周就放弃了。但我深知文学理论和赏析方法的重要性,我就一直开始在学校的图书馆找一些自己看的懂的文学理论的入门书,然后循序渐进。同时每天找时间看一些专门的赏析的书、文章之类,一边阅读一边自己试着赏析,并和它相比较一下。这样几个月下来,虽然文学理论的部分还是比不上专业生,但是至少遇到文论和赏析的部分也大概说得出了。
  然后到暑假,我已经把全部的参考资料整体精读了一遍了,我开始根据自己的阅读时的体会总结背诵的笔记,概括地说就是把自己能够搜集到的所有首师大的题目以及其他学校类似难度的题全部做一遍,把答案记录下来,同时把自己看书中觉得所有会出到名词解释、分析以及各种自己觉得重点的部分都归纳下来,然后统一用最精练、自己最容易记忆的话做成背诵笔记。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我都做了一份,事实证明这个笔记相当有用,综合卷考试的时候有差不多90分的题都在我的笔记里。
  然后第二学期因为要看政治,所以专业课的时间稍微少了一些。9月到10月我依旧采取的是精读,同时开始结合题集试着做。但是这会儿我比较慌张了,因为我感觉直到10月底我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做题好像还是得依靠书。(因为太过慌张,我还差不多荒废了一周多时间,每天除了玩网游就是出去泡夜店,不过后来突然觉得不能放弃,所以又回自习室了,基本到复习的最后大家都会很慌张,这时候请沉住气)
  书看到10月底还是觉得不靠谱,然后我觉得我之前定的复习计划大概有问题,于是我就果断开始转成了背诵模式。之前总结的背诵笔记就发挥了作用了,截止到考试(事实上考试之前候场的时候我还在背),我差不多背了20W字的笔记和题目,虽然我知道这里面恐怕很多内容是填鸭式记忆,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是跨专业的考生,你要想像本专业考生那样慢条斯理求深度广度,那就没法了,尤其是文学,首先你得记得住,肚子里有货,然后才写得出。
  接下来的时间除了背笔记以外,我大概搜集了五百多道跟首师类似难度的题目,然后每天开始练习。如果你写字比较慢的话,我比较推荐这个方法,考研的题量很大的,如果你背住了又把手写顺了,那真是下笔如有神,刷刷刷就写完了。

  2、公共课
  我必须承认作为日语考生我比较占便宜,203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日语专四的水平,我日语学的还可以专八118,N1161,所以我除了做了赵敬那两本模拟题以外,完全没复习日语,基本就是裸考的节奏,所以也没什么经验可以说。

  3、政治
  政治是我考的最烂的一门,所以也不敢妄谈什么经验。谈谈一点小想法吧。
  考研政治无论是资料还是辅导班简直多得数不清,新人乍一看难免头晕目眩,不知道选什么。
  在有名的那几个系列里,个人还是推荐肖秀荣老师的书,质量比较有保证。(今年买过任汝芬的最后系列的人都知道他今年多坑)
  然后我复习主要是在暑假的时候把红宝书通读了一遍,然后9月到10月结合1000题把红宝书精读了一遍。接着就是开始做题。到11月底开始选择了本背诵的书(我买的是任汝芬那个考点提要,反正我觉得肖类似的那本太乱,这个就见仁见智了)。然后12月开始,各类最后冲刺的题都陆续出版了,个人建议是选择名家出的几个,买几本背几本。因为这帮人最后出的题基本都能把当年的论述题都覆盖到,只要你都记住了,大题肯定没问题。我当初大概背了20套左右,可惜大题有一道8分的背串了,但是别的题基本都是看到题直接就想到了模拟卷的答案,写起来极度爽快。
  考试的时候没什么多说了,心态放好就行了,我考第一门政治的时候特别紧张,脑子空白了好几分钟,后来给了自己一巴掌就好了。

  二、复试部分:
  作为跨考考生,其实复试难度比初试大多了。因为复试的笔试往往会比较全面深广,老会有书上没有的内容,比如今年的“20世纪法国现代文学和基督教的关系”“鲁迅的外国文学翻译活动和译介之关系”之类,所以准备复试时,建议再读一些分国的文学史,尤其是20世纪的部分,对于各国的新理论新思想要有了解,然后最好再读一些比较文学的基础理论。比如刘象愚先生那本面向本科生的《比较文学概论》。当然郑大爷那两本文学史也得多看看。
  比文面试今年改革了,外语和专业面试都在一起。除非你考的是小外,那样你会有一个专门的老师来给你测试口语,时间大概会比英语的长一些?反正我当初好像一共用了快10分钟。当然因为有点紧张加突然,发挥的太烂,但外语面试终究占的分不高,要是你外语不太好也别担心,多背背多练练,尤其是准备一些自我介绍啊,喜欢的作家啥的。
  专业面试部分,比文一定会有古代文论的朗读和翻译,一般是《文心雕龙》,反正我准备的时候是把整部《文心雕龙》看了一遍,自己翻译了一遍。有余力的话我十分推荐这样做一下,尤其切记练练朗读。然后接下来专业面试的问题一般都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我毕业论文写的是翻译研究相关的,于是就跟老师聊了一会儿日本文学翻译的问题啥的。不过类似于毕业论文、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这种问题还是多准备一下比较好,然后着装不用太正式,有礼貌、有微笑、不卑不亢就好。

  总之呢,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生,所有书记得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精读,古文别光看,要配合朗诵。每天有意识地多写多练。
  最后无论你觉得你看书的多慢,别人看得多块。他人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你多么孤独寂寞,无论你觉得你多么难过,别人多么潇洒。
  诸如此类,当你灰心丧气失落失意的时候,请记住是你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
  你既然选了,就别再朝三暮四、畏首畏尾。
  要考研,要考首师,那这一年放弃别的一切,一心只专注于它好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考研容易,坚持不易,无论如何,请记得勿忘初心。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5216323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来源:考研论坛bbs.kaoyan.com

【相关阅读】
不得不看的首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初试经验
2014首都师范大学34天三跨小学教育初复试经验分享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