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介绍:陈宝国

►个人简介陈宝国教授邮箱:chengbg@bnu.edu.cn►研究方向汉语认知;第二语言语音、语义、语法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二语的习得;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
►个人简介
陈宝国
教授
邮箱:chengbg@bnu.edu.cn
►研究方向
汉语认知;第二语言语音、语义、语法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二语的习得;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
►个人简历
学习经历
1996年9月-1999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河北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4年9月-1988年7月,河北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7月-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6月-2007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1999年9月-2001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
1991年9月-1996年,7月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讲师。
►教学工作
主讲心理学院本科生"普通心理学";研究生"心理语言学"、"心理学进展"、"心理学概论"、“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社会工作
中国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
►科学研究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汉语词义的信息加工过程与表征(1998-2001,自然科学基金)。
儿童语言发展及其神经机制(2000-2003,攀登计划子项目)。
汉英双语者语言表征及代码切换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03-2005,自然科学基金)。
小学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特点的研究(2003-2005,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汉字形音义加工时间进程的研究(2004-2006,北京师范大学认知所青年教师基金)。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2002-2006,教育部文科基地项目)。
汉字习得年龄影响汉字加工的认知机制 (2010-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号:09YJAXLX002)。
汉英双语者第二语言语法加工的影响因素及其神经机制(2011-2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汉英双语者第二语言语法加工影响因素的研究(2011-20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号:11BYY039)
►培训交流
2004 年10月-2005 年6月,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LRDC)高级访问学者。